时间就是金钱,要说花钱买时间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智能扫地机器人可以减少你清扫地板的时间,不过目前普及程度在我们看来并不高。在国内,依然是便宜的产品最走量,利薄多销嘛。但如果你想要一个更加智能的扫地机器人产品,那还是要多花些钱。无论是哪个品牌,都会有多个产品线,科沃斯也是如此。
关于科沃斯净云DR95
科沃斯净云DR95
净云DR95属于科沃斯产品线当中较高端的产品,其智能建图、智能路径规划、智能分区等功能也是主要卖点,究竟这些功能在我们的实际使用中效果如何?通过我们的实际测试,已经找到答案。
我们喜欢的地方
滚刷/吸口互换
科沃斯净云DR95尘盒
头发和宠物毛发是日常清扫时最为恼人的,普通滚刷类型的扫地机器人缠绕问题肯定会发生,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科沃斯DR95可以在滚刷/吸口模块中互换,实际测试中,使用滚刷清扫时,边刷和滚刷都会有缠绕的情况。而更换为吸口模块后,只有边刷会有少量缠绕,吸口则会将头发和宠物毛发直接吸入。清理用的小工具直接放置在尘盒附近,拿取非常方便且不容易丢失。
噪音低
相比之前测试的科沃斯地宝DG716,DR95的噪音更低,带滚刷进行清扫时,平均噪音只有60dB。不过工作中的语音提示声音会有些唐突,不经意的能吓人一跳,实际测试语音提示音在70dB左右,如非必要,可以在连接手机APP之后关闭提示音。
路径规划
实时建图
科沃斯地宝支持LDS和SLAM实时建图,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可以快速的对家里的环境进行侦测,绘制出地形图,同时进行路径规划。这两项技术在目前的路径规划类型的扫地机器人之中比较常用也是比较精准的。建图之后,DR95则会按照空间进行路径规划。
断点续扫
如果在扫地机器人工作到一半时,家里正好来客人,可以直接控制其终止工作,回到充电座。待客人走后可以直接回到之前截止的清扫地点继续清扫。
APP设置虚拟墙
分区清扫
DR95支持APP远程控制,可以实时查看扫地机器人的清扫位置,同时可以直接在APP上规划清扫范围,相比于需要通过摆放硬件(灯塔、磁条)的形式来说,直接用APP操作更加简便,也更可控。
我们不喜欢的地方
延边清扫能力不强
边角清扫后
在之前测试科沃斯地宝DG716时,虽然整体清洁率表现不突出,但延边清扫功能在实际测试中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整体延边清扫清洁率在95%左右。不过本次测试的科沃斯净云DR95表现就不那优异了,由于未找到延边清扫功能,所以使用的是整体清扫模式。在测试环境的边角中均匀撒上了10g的软木塞碎屑,并开始清扫,在未称重尘盒重量时我们就已经猜到清理能力不强了,因为科沃斯净云DR95并没有在整体清洁时进行延边清扫这一步骤,导致边缘处的碎屑有不少都没有清扫到,首次清洁时只清理了7g左右,而当进行二次清洁时则提高到了8.5g,但依旧没有带延边清扫功能的地宝DG716优异,整体表现不佳。
覆盖率不高
覆盖率
通过我们后期特殊处理,可以明显看到科沃斯净云DR95在清扫中会有遗漏,除了桌子周围,在中间隔档处的边缘也有很长一段距离未清扫。整体路径规划的覆盖程度不高,虽然也为弓字型路径,但其以整个机身作为半径来转弯,会造成机身中部的滚刷/吸口出现覆盖不全的情况。而之前测试过的小米会以机身的一半距离作为半径进行转弯,基本上滚刷部分的清扫路径都会重叠,有利于提高清洁效率。
越障时有卡死风险
科沃斯净云DR95可以直接通过1.5厘米的木板,不过在通过2.5厘米厚度的木板时,由于离地间隙较高,机身前半部分有一定几率会卡在木板上,导致驱动轮抓地力不足而空转,整机无法动弹,需要人为将其重置,这种情况在之前测试的机型当中并未发生过。
该不该买
科沃斯净云DR95
科沃斯净云DR95目前官方价格2999元,领券可以2499元买到。DR95的整体清洁率有些差强人意,不知道后期是否可以通过系统更新得到改进。科沃斯的产品特点之一就是几乎所有产品都是扫拖一体,优点就是可以进一步清扫地面上的尘土。科沃斯净云DR95在所有测试过的产品当中并不是最贵的,但在其能力测试当中表现来看,也并不是最佳选择。
基本参数 | |
---|---|
充电时长: | 3-4小时 |
满电单次清扫面积: | 100-120平米 |
产品噪音: | 60dB |
使用时长: | 80-100分钟 |
集尘容量: | 0.5L |
型号: | DR95 |
品牌: | 科沃斯 |
商品名称: | 科沃斯净云DR95 |
产品重量: | 3.4Kg |
扫地类型: | 扫拖一体 |
适用地板类型: | 底板/瓷砖 |
功能参数 | |
过滤方式: | HEPA滤网 |
滚刷类型: | 胶毛一体 |
自动回充: | 支持 |
断点续扫: | 支持 |
垃圾探测技术: | 不支持 |
虚拟墙功能: | 手机APP设置 |
控制方式: | 手机APP |
其它参数 | |
电池类型: | 锂电池 |
电池容量: | 2850mAh |
额定电压: | 100-240V |
额定功率: | 50W |
产品尺寸: | 354*354*98mm |
包装清单: | 双边刷(两对)、有(2个)、拖地布2块,清洁液,量杯,吸口 |
测试面积
清洁率、覆盖率测试面积:12平米
沿边清扫、障碍测试面积:6平米
测试之前
记录所有配件。通常配件包括一个滤网,一个充电座,虚拟墙等部件,有用的消耗部件可能成为我们的加分项,比如说边刷、滚刷、滤网等。在测试前称量尘盒的重量,并且在测试清洁覆盖率时保证电量是满的。
测试场地
扫地机器人测试场地1
根据居家环境所能遇到的障碍,设计了测试环境:包括复合地板、方地毯、木制竖板、房间门槛、木搁板、木架、缺口、一面镜子和一块玻璃。布置的不像是自家房间的陈设,但是整体的布局以及障碍的设置,要比居家环境中遇到的问题要苛刻不少。
覆盖率
GIF动图
为了测试扫地机器人的覆盖率,观察扫地机器人清扫中是否中途有遗漏,我们利用视频记录扫地机器人的整体清扫路径,之后利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后期处理,绘制清扫面积概览图。测试时实验人员会观察覆盖情况并记录用时,为了防止测试时出现特殊情况,测试时间限定为40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清扫用时最短且覆盖率高的产品定为最高分。
复合地板整体清洁率测试
放置碎屑
我们把软木塞磨碎,固定的几个位置摆放碎屑,其中包含比较难清理的死角、桌腿,以及设置的各种障碍上方,每次实验10克碎屑。在开始测试前,给尘盒称重,等待扫地机器人清扫完毕后,对集尘盒进行再次称重,计算清洁率。由于测试的碎屑较多,我们还进行了二次清扫测试,并称重,测出二次清洁率。同时观察放置碎屑的几个点,结合称重结果查看整体清扫情况。包括碎屑是否被扫飞到其他地方,以及桌角、墙角等难以清扫的地方的清理情况。
测试环境
为了保证公正性,在每次测试之前都会把机器充满电,并且充电座也会放置在相同的位置,当然了,由于不同产品的底座大小有所差异,位置上会稍有偏差。所有设置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来进行。同时,每次测试之前也会对测试场地进行严格的清扫,防止上一次实验的残渣影响下一次的测试准确性。
方法一:
在开始测试前,对将要测试的扫地机器人集尘盒进行称重并记录,等扫地机器人清扫完第一遍后,对集尘盒再次称重,并计算清洁第一遍的清洁率(清洁率 = 【扫完之后尘盒重量 - 清扫之前尘盒的重量 】/ 每次实验软木塞碎屑的重量10g * 100%),同时观察放置木塞碎屑的几个点的清扫情况以及整体地面的清扫情况。
之后把集尘盒原封不动装入,地面木塞碎屑也不做任何清理和移动,让扫地机器人进行二次清扫,二次清扫完成后,再次对集尘盒进行称重,并计算二次清扫的清洁率(计算公式同上),同时与第一次清扫情况进行对比。
每台机器人都如上述进行一次实验。(本次用方法一)
尘盒称重
方法二:
测试前,对将要测试的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盒进行称重并记录,等扫地机器人清扫完后,对集尘盒进行称重,并计算清洁率。测试完成后把集尘盒清洁干净,实验房间打扫干净,重新将10g软木塞碎屑放置相同的位置,再重复实验两次,三次取平均值;
然后在房间内让扫地机器人再换一个起始位置,如上述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最后两个位置的平均值再取平均值为最终的清洁率。
分区清扫测试
用木板分开两个区域,中间有个开口可供扫地机器人通过,同清洁率一同测试。测试时根据分区准确度、清扫能力、分区时是否需要人工介入进行评价。设置容易、清扫最彻底的评分最高。
沿边清扫
在不同的边角处均匀撒上10g软木塞碎屑,和测试复合地板整体清洁率一样,通过前后称重的方式计算每台扫地机器人的沿边清洁能力。每台扫地机器人测试三次,最后取平均值。与此同时还要观察在清扫墙边的过程中,扫地机器人的边刷会不会把本来在墙角的木塞碎屑带到别处。
不同厚度障碍
不同厚度障碍
利用特制材料制作的木板,固定在地板上,模拟普通家庭都会有的障碍物,比如:拼图地垫等。高度有1.5厘米和2.4厘米,除了测试通过性,同时测试扫地机器人对于木板上方碎屑的清扫能力。
悬空木板
倾斜木板
模仿底部不同高度的柜子
木板离地高度分别是5厘米、10厘米,5厘米高度的木板几乎所有的扫地机器人都无法进入,设置的目的是观察扫地机器人能否很好的清理悬空木板下方的垃圾。此外,设置一个倾斜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45度,模仿不规则家居环境。测试时,从这些环境设定中可以看出扫地机器人在不规则家居、沙发、床底等方面的清洁表现。
木架
腿内间距30厘米,未固定木架
腿内间距45厘米,固定桌腿
宽度分别是30厘米、45厘米,每个四条腿,用来测试扫地机器人清扫桌腿周边地面时的状态。其中30厘米宽的木架并未固定,重量比较轻,在木架底部分别做了标记,用于记录扫地机器人的碰撞力度(只测量第一次的碰撞力度)。此处并没有一个什么叫“好”的值,只是用来反馈究竟哪款扫地机器人在撞击物体时最轻,如果缓冲区域有橡胶材质的护垫会酌情加分。测试碰撞力度主要是为了验证扫地机器人长期使用中是否有损伤家居的可能。
门槛
仿制门槛,虽说大部分中国家庭很少门槛,只有个别的在浴室门口会有个小台阶,防止水流出,但我们也做了门槛的越障测试,并对通过能力进行观察。
地毯清扫
虽然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家庭使用地毯的在少数,不过在部分家庭中,客厅茶几下、卫生间门口等地方还是会用到小面积的地毯,所以我们也进行了测试。为了模仿居家环境的地毯,总共选择三张不同厚度的地毯,一张较厚地毯,一张的中等厚度地毯,一个比较薄的门垫。不过在测试中、长毛地毯时,让所有机器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问题。基本无障碍通过的只有薄的门垫,因此改进了测试方法,只测试了较薄门垫的清扫能力。
困境逃脱
设置镜子、玻璃以及线缆等障碍。
扫地机器人测试场地2
日常居家环境线缆在地上的情况还是比较多见,对于扫地机器人来说,遇到此类线缆时能否顺利通过需要得到印证。缠住机器人是小事,如果强硬的把桌面上的东西拽掉在地上,那就得不偿失了。测试时将一段线缆弯曲的固定在木架一侧,观察扫地机器人的通过情况。
镜子/玻璃/窗帘
无论是随机碰撞还是路径规划都各有优势,为了排除生活中特殊家居对扫地机器人的影响,选取了落地镜子以及落地的透明玻璃进行障碍测试。
1.测试镜子是否会对扫地机器人产生影响,主要观察激光、图像定位等定位系统的机器人是否会因为镜子而导致停止不前或是留下死角。
2.测试玻璃是否会对扫地机器人产生影响,主要观察激光、图像定位等定位系统的机器人在透明玻璃前的反应。观察是否会扫描出玻璃所在位置,以及会不会留下清扫死角。
3、由于采用红外探测装置的扫地机器人会把窗帘、下坠床单等当做墙壁而不会去清扫窗帘后或床下的地面,我们对此也进行了测试,设置了黑色的落地“窗帘”,观察扫地机器人是否会通过窗帘清扫内部区域。
噪声测试
噪声测试
将噪声计设置在测试环境外侧正中间的位置,分别在噪声计右侧远端墙角、噪声仪前方1.5米处,以及左侧角落取三个点测试扫地机器人噪音并取平均值。如果产品有低、中、高档位之分,默认选择出厂设置的吸力进行噪音测试,噪音最小的评分最高。
宠物毛测试
测试场景2
搜集宠物毛发,平均洒在特定的测试地点(地面凸起木板、墙角等),并且预留几个干净区域,观察清扫效果、滚刷缠绕情况。残留越少、滚刷缠绕少、用时短的机器评分高,如果有吹飞的情况相应减分。
头发缠绕测试
头发缠绕测试
扫地机器人滚刷缠绕头发的事很让人头疼,由于滚刷的工作原理,缠绕在所难免,所以缠绕多少以及清理难易程度就成了最终判定标准。头发防缠绕测试中,特意提前收集了女同事们的头发,将头发分为卷发和直发,直发在20厘米左右,每次会数出20根头发随机洒落在12平米的测试区域当中。在每台扫地机器人进行测试前,都会清理扫地机器人和测试场地。
防跌落
跌落测试
垂直防坠落测试,一般都能通过。在垂直测试中加入陡坡测试,设置一个与地面夹角为60度的斜坡坡。总共测试三次,观察扫地机器人是否能够通过测试。
主观评价
对扫地机器人的外观做工进行主观评价,主要还是查看做工是否有明显的瑕疵。在测试中体验产品的各项功能,操控方面需要着重体验,包括遥控器和APP控制的便捷性以及可操作范围。
测试完成后观察边刷、滚刷的缠绕情况,查看测试区、尘盒中的头发数量,清理完整且缠绕数量最少的评分最高。记录完成后,开始清理头发。如果随机带有清理工具,可以使用清理工具进行清理,主观体验清理难易程度。
约上同事,中午来一顿火锅。可惜的胃是过瘾了,回到公司、回到家,就变成了行走的火锅底料。
回音壁是简化的而且安装方便的家庭影院系统。电视回音壁内部有多个扬声器,位于右前方、左前方、有的时候在中间,通过其中一个模块可以直接连接到电视上,无需额外的接收器。
美式咖啡机相对于意式咖啡机,功能比较简单,操作起来也非常容易,只需要轻轻一按,即可喝上美味咖啡。其便携性远远超过意式咖啡机,非常适合家居使用。并且有的美式咖啡机,可豆粉两用,多种口味和浓度随意选择,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
在购买电视之前,你需要了解你自己真正的需求。多大合适?对品牌的诉求?对画质的考量?是否需要4K分辨率?是否需要一台互联网电视等等。正如我们在评测电视的时候,我们会通过不同维度去帮助用户选择产品,而不是单纯的去推荐好的、贵的。
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北京市工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委托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进行了一系列空净产品的抽查,我们收集并分析了所有的数据,从82个产品中,我们综合所有数据,给出了包含十个产品的一个推荐列表,这个列表里面的产品,我们没有进行过评测,所以只能从性能数据来给出推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产品的测试费用,大约在300万以上,秒杀现在任何一个媒体做过的横评,这是消费者目前可以获得的最全、最权威的数据(请注意,价格因素并未计入评分)
一款好的洗碗机首先要洗的干净,操作要简单方便,噪音也不能很大,同时还要省水省电
米饭是国人最受欢迎的主食之一,米粒是否饱满,口感是否软硬适中Q弹都跟电饭煲有着极大的关系,能否烹饪出一锅口感和卖相俱佳的米饭便成为了一款电饭煲好坏的重要指标。